
鑄鋼的熔點高,流動性差,鋼液易氧化和吸氣。生產(chǎn)鑄鋼件用型砂應有高的耐火度和抗黏砂性,以及高的強度、透氣性和退讓性。原砂通常采用顆粒較大、均勻的硅砂;為防止黏砂,型腔表面多涂以耐火度更高的涂料;生產(chǎn)大件時多采用于砂型或水玻璃砂快于鑄型。為了提高鑄型強度、退讓性,型砂中常加入各種添加劑。
在澆注系統(tǒng)和冒口的設計上。由于鑄造碳鋼傾向逐層凝固,收縮大,因此多采剛順序凝固原則來設置澆注系統(tǒng)和冒口.以防止縮孔、縮松的出現(xiàn)。一般來說,鑄鋼件都要設置冒口。冷鐵也應用較多。此外,應盡量采用形狀簡單、截面面積較大的底注式澆注系統(tǒng),使鋼液迅速、平穩(wěn)地充滿鑄型。
鑄鋼件在澆鑄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缺陷雖然與鋼錠澆注產(chǎn)生的缺陷類似,但它們仍屬工藝缺陷,常見的工藝缺陷有氣孔、夾雜、縮孔、疏松和裂紋等。
(1)氣孔(氣泡):氣孔(氣泡)是由于金屬液含氣量過多,模型潮濕及透氣性不佳而形成的空洞。鑄件中的氣孔分為單個分散氣孔和密集氣孔。
(2)夾雜:夾雜分為非金屬夾雜和金屬夾雜兩類。非金屬夾雜是冶煉時金屬與氣體發(fā)生化學反應形成的產(chǎn)物或澆注時耐火材料、型砂等混入鋼液形成的夾雜物。金屬夾雜是異種金屬偶爾落入鋼液中未能溶化而形成的夾雜物。
(3)縮孔:縮孔是由于金屬液冷卻凝固時體積收縮得不到補充而形成的缺陷??s孔多位于澆冒口附近和截面最大部位或截面突變處。
(4)疏松:由于熔煉不良,鑄模形狀不適當?shù)仍颍阼T鋼件壁厚的中部產(chǎn)生了細的晶界裂紋或者晶界中產(chǎn)生細微的空隙,而形成的疏松結構,這部分晶粒間的結合相當弱(在射線透照底片上形成云霧狀暗影)。
(5)裂紋:裂紋是指鋼液,冷卻過程中由于低熔點雜質過多,加之內應力(熱應力和組織應力)過大使鑄件局部裂開而形成的缺陷。鑄件截面尺寸突變處,應力集中嚴重,易出現(xiàn)裂紋。
綜上所述,鑄鋼件中工藝缺陷的顯著特點是形狀復雜;鑄鋼件的使用缺陷主要是疲勞裂紋,包括機械疲勞裂紋和熱疲勞裂紋。
鑄鋼必須采用電爐熔煉,主要有電弧爐和感應電爐。根據(jù)爐襯材料和所用渣系的不同,義可分為酸性熔爐和堿性熔爐。碳鋼和低合金鋼可采用任何一種熔爐熔煉,但高合金鋼只能采用堿性熔爐熔煉。
鑄鋼的熱處理通常為退火或正火。退火主要用于結構特別復雜的鑄鋼件,這類鑄件塑性差,鑄造應力大,鑄件易開裂。正火主要用于w(C)≤0.35%的鑄鋼件,這類鋼件碳含量低,塑性較好,冷卻時不易開裂。